谷超,男,汉族,1998年2月生,共青团员,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2017级秘书学专业学生。现任徐州工程学院大手小手支教团团长、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2017级秘书班班长、徐州市新风志愿服务总队教导员等职。

追逐生命里的每道光
——记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徐州工程学院大手小手支教团团长、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2017级秘书班班长谷超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谷超手机里经常单曲循环着这首歌。这个爱健身,爱读书的大男孩,笑起来还是一副天真的模样。在支教团,他是团员们的领头人;在学院里,他是同学们的主心骨;在班级里,他更是任劳任怨的“实干家”。
谷超是个闲不下来的人,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一天也没闲着。正在徐州市信访局实习的他,先是联系徐州市新风志愿者服务总队,捐献了1000元奖学金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又与服务队联合组建了“爱心驿站”,免费向市民发放口罩,至今“爱心驿站”已发放口罩20000余只。返回家乡苏州后,他又立刻参与基层疫情防疫工作,服务于苏州市苏嘉杭高速城区出口处、居住地社区等场所,对来苏返苏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核对等工作,至今累计服务1500余人次。谷超还积极组建团队,走访苏州工业园区下辖的10余个社区,发放400余份调研问卷,对疫情防控下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探究,并主持撰写调研报告约15000字。期间,团队及个人事迹受到中国网、中国江苏网等媒体约20次宣传报道。
谷超是个热心人,大一刚入校就参加了大手小手支教团。连续两年随支教团前往山区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期间还组织队员向支教点村民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大二那年,谷超留任支教团做了团长。之所以选择留在支教团,是因为一次记忆深刻的家访。有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有目不识丁的奶奶和姐弟二人一起生活。奶奶得知支教团要来,早早地就开始收拾屋子,让孩子在外面等候他们,还准备了家里平时舍不得买的零食水果。在交谈中,奶奶说:“我没读过书,但我知道对老师应该尊重,对帮助自己的人应该感激。”那一次,谷超和队员们立刻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谷超带领的团队获评团中央“千校千项”优秀团队案例、团中央“千校千项”优秀作品奖、团中央“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中国公益网优秀报道提名奖、省“力行杯”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等多个省级及以上奖项。
谷超是个“能折腾”的人,自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以来,他主动联系徐州市团校等单位,组织筹办了“不忘初心,剧话青春”徐州市首届青年话剧节,为志趣相投的青年学子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在他的组织带领下,东隅话剧社在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该活动曾被人民日报APP等各级媒体报道10余次。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谷超曾参与组织近100次志愿服务活动,多次与基层团工委合作,组织团队前往社区等地开展志愿活动,所开展的活动得到中国青年网、团市委官网等报道10余次。在他的带动下,新风志愿者协会近40人获得校级及以上活动优秀志愿者表彰。在校期间,谷超参与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0余次,协同筹办10余场大型文艺汇演。同学们都说,谷超太能“折腾”,还总能折腾出新花样。
大学三年,谷超的成绩可圈可点。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公开发表论文两篇,获评团中央“千校千项”优秀实践者、省优秀共青团员、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省第十届残运会优秀志愿者、市公益健步走优秀志愿者、市新风志愿服务总队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谷超正在准备考公务员,他要将一腔热情投入到更广阔的天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之路。
“追逐生命里光临身边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的闪亮……”谷超就是这样的少年,鲜衣怒马,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