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107T
一、专业介绍
秘书学专业201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2014年9月份开始招生。秘书学专业建设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以“大应用观”办学理念为指导,秉承“敬业、专业、服务、创新”的专业文化,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特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突显秘书学专业以实训实习为特色的本体特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办文办会、处理事务、参谋咨询、调查研究协调等秘书工作基本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尤其是地方、基层企业、事业等单位胜任秘书服务、行政管理、公关宣传、文案策划等工作的的复合型、应用型秘书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宽广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秘书学类、管理学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熟悉公共关系、文案策划方面的实务知识,熟悉行政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和秘书实务、应用写作、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调查等专业理论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在秘书学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以及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具备较强的秘书专业技能、服务观念、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与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利用秘书学的理论知识结构和科学工作的方法,保持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保持身心健康,能够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敬业爱岗、诚信、规范、创新和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三、毕业要求
1.专业知识:秘书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接触面广、面临问题复杂的工作。除需要具备秘书学基础理论与实务、公文、财经应用文、新闻、英语写作、文档管理、事务处理等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应的辅助管理(决策)、文案策划、社会及专业调查等方面知识,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秘书工作新趋势。
2.能力与素质:秘书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础能力,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创造性工作能力、运筹能力、办事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际能力和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等系列能力。需要掌握秘书办文、办会、办事等能力,能有效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3.创新创业实践:努力吸纳各行业创新创业的最新成果,以前瞻性的视角对秘书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和准确把握,立足行业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系统分析和全面掌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4.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出主意”,是发挥秘书参谋助手的基本途径,及时向领导提供准确、全面的情况和建设性的意见就靠调查研究,是秘书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向领导学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升能力的好方法。调查研究为领导在某方面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第一手材料,保证领导正确地决策和指导工作,为领导决策“拾遗补阙”。
5.使用OA与互联网:熟练使用使用OA与互联网技术为组织和领导服务,是秘书的基本要求。掌握OA和移动办公帮助学生提高个体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突破日常办公的空间局限,提升组织的办公效率。
6.公共关系与社会服务:秘书有义务有责任来维护组织形象,为组织建立营造好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组织服务,为社会服务。秘书既是上司的公关顾问,也是组织的公关经理,秘书要求协同领导处理好包括政府,媒体,客户,社区,内部员工等各方面的关系,陪同上司拜访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处理好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媒体的关系,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是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素质的体现。
7.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借鉴成熟的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方法来规划秘书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让秘书学专业学生掌握规划职业的基本方向,是秘书学专业学生就业、择业及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秘书学专业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帮助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忠于职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秘书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自觉履行秘书的各项职责,认真辅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谨慎、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做到不擅权越位、不掺杂私念、不渎职。
9. 个体和团队协作:秘书工作中团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会依靠团队的力量,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监督,营造团队合作的良好工作环境,发挥出1+1大于二的效果。学会与同一团队的成员配合,做一个业务素质过硬、高效服务领导的人才。
10.组织与沟通:“我的目标是当领导”,通过学习秘书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学等理论和新媒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辅助领导工作,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能力,成就自我,将成为团队骨干或领导作为个体的职业目标。
11. 辅助管理(决策):作为领导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应当严格按照领导的指示和意图办事,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只能在服从领导的前提下发挥(更多地限于建议、献策等方面)。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就是要发挥参谋作用,为领导管理工作服务。辅助领导正确决策是秘书部门和秘书人员的最高职责,是秘书参谋活动内容的根本出发点。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导致了秘书参谋职能的强化和参谋内容的扩展,使辅助管理(决策)成为秘书参与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12. 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接受新事物,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秘书,在学习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岗位上创造更好的业绩。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塑造人格魅力,提升秘书的综合素质。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1.专业知识 | √ | | √ | | √ |
2.能力与素质 | | √ | √ | | √ |
3.创新创业实践 | √ | √ | √ | | √ |
4.调查研究 | | | √ | | √ |
5.使用OA与互联网 | √ | | √ | | √ |
6.公共关系与社会服务 | | √ | √ | | √ |
7.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 | | √ | | | √ |
8.职业道德与规范 | √ | √ | | √ | √ |
9.个体和团队协作 | | | √ | √ | √ |
10.组织与沟通 | √ | | √ | | √ |
11.辅助管理(决策) | √ | √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 √ | √ | √ |
四、学制与毕业条件
学制:标准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毕业条件: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取得至少4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体质健康测试合格。
五、学位及授予条件
符合《徐州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1.基础写作(Foundation writing) 3学分
本课程以写作基本理论、文体基本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各类文体写作的基本规律;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开阔视野;通过丰富多样的范文讲读与鉴赏及充实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新闻等几种主要文体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写出观点正确、思想向上、情感健康、立意新颖、结构严密、语言流畅、特征鲜明的各类体裁的文章。
2.中国秘书史(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secretary) 3学分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秘书工作为主线,以秘书工作的具体职能、日常事务、职业环境及秘书选用与素质为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历史上秘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秘书职能和工作知识,熟悉不同时期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通过多类型、多形式的比较及研究,培养学生对秘书发展史的了解和关注,使学生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熟悉、掌握古今不同时期、不同职能的秘书工作。
3.秘书学概论(Secretarial science) 3学分
本课程以研究秘书工作和秘书活动的特性和规律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秘书职业的界定、秘书机构的设置、机构人员管理、秘书绩效测评、秘书职能、环境、管理和秘书素养等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秘书学概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秘书工作者在素养方面的要求,为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从思想上、心理上、知识上做好准备。
4.秘书实务(Secretarial practice) 3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秘书工作的实务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实操技能。使学生掌握办公室常规事务如值班管理、电话事务、保密工作、印章管理、领导人出差事务以外,又对接待、会议、谈判、信息与调查研究、信访、公文处理流程、秘书辅助管理与决策等秘书实务内容进行了重点阐释。加深学生对秘书工作的掌握和秘书职业感的了解,培养秘书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
5.秘书写作(Document Writing) 2.5学分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秘书工作中常见的行政公文写作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行政公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在讲授应用文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行政公文等秘书行业常用文种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要求学生既具有系统的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又能联系实际写作符合文体规范的行政公文。
6.秘书文档管理(Secretary of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2.5学分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文件、档案工作及其各业务环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任务、基本规律、工作程序、操作技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档案和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地组织档案的业务管理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并在抽象思维能力、业务技术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掌握纸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7.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 2.5学分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一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管理学、信息学、传播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系统原理,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学年论文(The academic year thesis) 1学分
《学年论文》是秘书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结束后的又一阶段实践验证环节,这一阶段,基础课全部结束,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已经学完,学生基本上了解了秘书工作岗位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逐步积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社会调查(social investigation) 1学分
《社会调查》是秘书学专业实践教育平台的主要环节,调查之前围绕明确的调查目的,选取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以期达到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秘书职业等实际的调查效果。社会调查力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求教的态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
3. 顶岗实习(substituted post practice) 2学分
《顶岗实习》是了解环境和职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是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与岗位进行直观的了解,为个人确立职业目标、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感性认识基础。是秘书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验证环节,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生产服务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一定的秘书工作服务,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秘书实务操作技能,学习工作经验,养成正确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4.专业实习(specialty practice) 2学分
《专业实习》是秘书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顶岗实习结束后的又一阶段实践验证环节,这一阶段,基础课全部结束,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已经学完,通过前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学生基本上了解了秘书工作岗位及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专业实习要通过深度参与秘书工作服务的大多数环节,全面掌握秘书实务操作技能,深化工作经验,养成正确秘书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专业实习将专业理论课中学到的内容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培养其全面性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5. 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 7学分
《毕业实习》采用集中与分散实践形式,是通过综合运用秘书学专业的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它是与毕业论文写作紧密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是秘书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顶岗实习、专业实习结束后的最后阶段的实践验证环节。学生在实习中接受秘书学及相关学科实际工作的锻炼,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适应组织文化,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和相关工作的认识,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6. 视频研讨与交流(video learning exchange) 1学分
《视频研讨与交流》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集中实践课,是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拍摄秘书学专业知识、能力短视频及分析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最前沿的信息中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前期的准备。视频研讨交流是通过学习、体会、鉴赏优秀视频案例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7.专业调查(Secretarial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1学分
《专业调查》是通过综合运用秘书学专业的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配合各类实习实训,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它是大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准备性训练环节,是秘书学专业理论教学过程、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的实践验证环节,采取调查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方式,形成系统的框架调查成果,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
8.毕业设计(论文)(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7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是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夕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实践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理论研究、社会调查和文案策划,选择与秘书学理论、秘书素质与能力、档案管理、公关宣传、商务策划等专业方向结合的现实题目,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八、课程设置一览表
(详见课程设置总表格式)
秘书学专业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 程 分 类 | 学分 | 比例(%) | 实践环节学分 | 实践环节 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平台 | 通识必修课 | 41.5 | 26.6% | 8 | 5.1% |
通识选修课 | 8 | 5% | 0 | 0% |
专业教育平台 | 学科基础课 | 21 | 13.4% | 1 | 0.6% |
专业必修课 | 36 | 23% | 13 | 8.3% |
专业选修课 | 26 | 16.6% | 0.5 | 0.3% |
实践教育平台 | 24 | 15.3% | 24 | 15.3% |
合 计 | 156 | 100% | 47 | 29.8% |
秘书学专业按学期教学情况汇总表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教学总周数 | 19 | 19 | 19 | 19 | 19 | 19 | 19 | |
节假日及考试 | 2 | 2 | 2 | 2 | 2 | 2 | 2 | |
集中实践周数 | 2 | | | 3 | 1 | 3 | 1 | 14 |
课内教学周数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
理论教学学分 | 24 | 19.5 | 25 | 23.5 | 30 | 24 | 22 | |
课内实践学分 | 3.5 | 2 | 5.5 | 6.5 | 4.5 | 1.5 | 0.5 | |
课内周学时 | 30.5 | 22 | 30 | 24 | 32 | 26 | 14 | |
九、课程结构拓扑图
